時下最火的電影《致青春》一下子把很多人的記憶之門打開,大家開始紛用各種方式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而緬懷. . .
時下最火的電影《致青春》一下子把很多人的記憶之門打開,大家開始紛用各種方式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而緬懷青春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同學聚會。
兩周前,班長林發出了在北京同學5月10號聚會的征集令。這也是兩年來的首次聚會,估且稱之為“5.10 Party”。該征集令得到同學們的普遍響應。在發出征集令同時,熱心的班長林還在微信建了一個班級同學群。在建同學群之前,三兩個同學憑著親密關系在局部彼此在微信構建著聯系。而有著聚會的征集令的由頭,使得處于散兵游勇的同學群關系一下子匯集到了微信同學群并使同學群人數短短幾天的時間上升到近20人左右。
我們屬于70后。我們就讀的這所北京的大學當時屬于部委直屬的院校,因此,三十幾位同學,來自中國二十多個省或直轄市。在1999年畢業時,有大致十來位留在北京,剩余各位散布在全國各地,從而讓聚會成為一種奢侈。四年建立深厚同學情誼,讓大家常常記憶猶新。心系工作,但常常期望以某種方式來延續這段同學情誼。
1999年,正趕上中國互聯網的興起。在那個時代,以5460、chinaren校友錄、碧海銀沙為代表的同學錄網站大行其道。同學伊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在2000年初時在搞得風聲水起的5460同學錄網站建立了班級群。這便是我們班最早的同學群。當時的同學群,需要注冊班級,需要配備管理員、同學以會員形式登陸。群里有關于同學姓名、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在群里面,可以發照片、可以留言。由于當時的互聯網在中國普及程度并不是很多,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群里的同學并不是很多。
當然,由于互聯網是個新興的事物,還能有一個工具或者某個地方能夠容大家發發照片、發發信息,留留言,對于天各一方,仍心系同學情的同學們,這算是莫大的恩賜了。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5460成為同學之間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登陸5460網站的同學越來越少;頻率也越來越低,有的甚至一兩年也登不了一回5460;留言也越來越少,照片也多年未有更新。
一晃十年過去了。十年間,同學之間還偶爾有小聚,但是已經很少有人會在聚會上提起5460了。而在此十年期間,中國的社交工具也幾經變遷。QQ、MSN、朋友網等開始開啟所謂的社交網絡。在2009年,正值同學十周年聚會之際,作為在互聯網的弄潮兒伊同學,宣布在MSN上建立了一個同學群,以取代名存實亡的5460網站,為同學之間建立新的社交聯系。
大約兩三個月左右,MSN同學群聚集到了幾乎所有同學。由于MSN可以實現群內用戶在線即時溝通,還有留言、日志及照片文檔,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同學們的親睞。只是由于MSN屬于在線即時溝通工具,也就意味著,只有在線的用戶才能自由的交流,或者說只有在在線時侯,大家才能實現交流,一旦不在線,MSN同學群就發布不了作用。
還有一個問題,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喜歡用MSN。有些同學喜歡用QQ,并不喜歡用MSN。MSN傳輸文件之類還受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熱情后,MSN同學群里面發言的人越來越少,在線的同學也越來越少了。最終MSN逐漸消失的同學視線中。
畢業此后十多年年間,同學之間有大聚,亦有小聚。縱觀這些聚會基本可以用吃飯、聊天、KTV與留影來予以概括。而每次聚完之后,同學彼此之間的后續交流并不太多。看起來,聚會就象是一次應酬。應酬完了就完事了,大家各自還是回歸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聚會并不會為同學之間平添多少的情誼。
在MSN成為雞肋之后,班長林基于北京同學聚會征集令而設立微信同學群也就順其自然成為同學們新一代的社交溝通工具。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系。在以往的聚會中,社交網站或社交工具最多只是充當聚會召集的角色。而這次的微信建立的同學群卻讓這次5.10 party成為一次令人難忘的聚會。
這一次聚會前后,同學們只言片語在微群里面或聊侃或討論著與本次聚會相關的事宜。在微信上表態對聚會保持躊躇猶豫態度的伊同學在敏同學回復“活到這個年紀,有家有室,能經常走動見面能如同親人般的朋友關系剩余不多,聚一次真心難得了”的鼓動下終于下定決心創造條件參加聚會. 聚會起初波瀾不驚,除了班主任周意外出鏡之外,一切顯得那么程式化,吃飯、聊天、搞個合影。若如從前,或者不到八點,大家作鳥獸散。
而這一次,全然因為敏同學在微信同學群中發布一張現場聚會的相片所改變。一直關注本屆聚會的梅同學即時發來問侯電,而遠在成都正在球場比賽的松同學儼然已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并發來個人自拍照以示熱鬧。一貫引領時代潮流的松同學的自拍照也引發現場Party與微群的同學們的自拍狂潮。而圍繞自拍以及現場即時照片的熱議頓時火爆異常。
對于打字稍慢的同學忙不過來,便毫不客氣的使用語音功能。更有電子達人娉同學左手iphone5,右手三星Galaxy Note,左右開弓,為微信忙個不停。而作為電商達人巧同學和剛剛在全球某個角落修煉剛剛出關的還拿著功能機的康同學也在現場Party接受網絡達人敏同學有關微信的現場操作指導培訓。微信同學群亦因大家的記憶的延伸而不停有新的同學加入。一時間,只見現場同學,三兩處一塊,時而哈哈嘿嘿,時時正襟詞嚴。
縱觀全場,每人緊盯著智能手機屏幕,用手指在跟大家在微信同學群里交流,而似乎已忘記自己是在參加一個真正實實在在的同學Party而竟慳于用言語作現場的溝通。等大家回過神來之時,即是忍俊不禁。彼時彼景,有如時空穿越,回到十幾年前的校園時代,或是在某次課堂,或是在某次郊游,大家歡聲笑語,無所顧忌,心無旁騖。時光如沙漏般在不經意間輕快流逝,不覺已至末班車時間,可似乎沒人愿意主動提出散席。
真希望時光永遠定格在那一格,真希望生命永遠屬于那一瞬間。但希望終歸是希望,正如餐廳不可能不打打烊,曲終人散自是不可避免。
當然,Party散場并不意味著微信同學群的散場。感謝微信同學群,在這里就是天堂,因為天堂可以不用打烊,微信同學群就是個沒有打烊的地方。這不,從Party散場的同學們陸續發布平安到家的信息,或者路上的心境,以期共鳴。而在第二天,同學仍舊意猶未盡,仍舊在微信同學群中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訴說頭晚的相聚情懷,或是發布三兩照片,以供欣賞;或是未能參加的同學的惋惜之情;更有同學發起尋找掉隊的同學的行動。或許,明天,明天的明天,同學們還會在不夜場微信同學群中回味著5.10 party……。
5.10 Party從形式上同以前并沒有太多差別,就是找個地方吃飯、聊天。只是因為有了微信的介入,使得這個Party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并讓一向沉悶淡味的Party變得更加輕松活潑。而正是因為有微信的介入,這個Party已不再流于形式,而名副其實成為增進差同學情誼。也正是有微信的介入,使得Party結束后,不至于曲終人散的傷感。同時,微信也讓同學在Party之后,會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這個Party,因為有了微信而變得不一樣。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正在潛移默化地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改變人們對社交網絡的看法。傳統的在線互聯網社交網絡很難滲入真實的現實的朋友社交活動。在線互聯網社交網絡的交流只是線下真實朋友社交活動的一種補充而已,也就是說,在線互聯網社交網絡只是線下真實朋友關系保持溝通一種渠道而已。
它的存在或不存在,并不會對現實的朋友關系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以微信為代表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工具卻能滲透到真實的朋友關系及真實的朋友社交活動,與真實朋友社交活動形成互動,并作為真實的社交活動的一種延伸,并進而對真實朋友關系產生實質性影響。(來源: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