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市場的成熟對于企業級移動互聯網應用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這意味著整個體系中成本最高的兩個部. . .
8月份在三亞舉辦的第六屆ITValue CIO 論壇上,我和用友集團王文京董事長閑聊起這6年來有趣的變化——最開始和用友、SAP、埃森哲、海輝這些企業級軟件或服務廠商同時出現在講臺上的,都是黑莓、諾基亞、惠普和IBM這樣的傳統IT、通信巨頭。但是到了第6年,已經換成騰訊、阿里、360、亞馬遜這樣的互聯網企業。
2014年的ITValue 三亞CIO 論壇,有超過400人參會,3天的時間大家湊在一起日夜討論未來如何利用互聯網來架設下一代企業信息系統,互聯網企業大批出現在這個會議上,其實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現在看起來,移動互聯網領域2014年最不應忽視的一個深層次變化的信號,很可能是工信部在4月份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行業運行狀況》報告顯示,2014年一季度手機上市新品607款,同比下滑9.5%;手機出貨量為1億部,同比下降24.7%。
這是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連續七個季度的增長以來首次下降。
結合移動設備在國內已經接近100%的超過普及率,以及互聯網巨頭們對搜索、社交、電商、本地服務的布局已達深耕滴灌的精細程度,新增用戶數量以及在網絡上的行為習慣已經趨于固定,針對個人用戶的消費互聯網市場的發展速度肯定將趨于平緩,巨頭們已經開始凝眉沉思,把目光投射在企業級移動互聯網市場。
此前,亞馬遜和阿里已經在云計算市場布局多年,騰訊云也在急起直追,360幾年前開始通過安全的入口在企業級市場試水,而百度CEO李彥宏則在不久前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毫不掩飾地表達出對中國企業級軟件市場的看好。
從另一個角度看,消費互聯網市場的成熟對于企業級移動互聯網應用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這意味著整個體系中成本最高的兩個部分——終端設備購買以及使用習慣的培養都已經完成,企業級應用的網絡節點已經部署好,就等著合適的應用來激發更加巨大的網絡效應產生。
而且,從市場需求來看,O2O爆發式發展正引領互聯網產業與傳統服務行業跨界融合,傳統企業不得不調整自己去適應來自互聯網快速、多變、海量的業務需求;而內部員工移動化的普及也在推動企業管理體系必須面對新一輪內部溝通和協同工作的挑戰。從更大視角來看,物聯網和智慧城市概念正在被廣泛接受和應用,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的預測,到2017年智慧城市建設將會產生超過3000億元的IT增量投資。
可以說,在消費級互聯網這塊培育了雅虎、Google、亞馬遜、BAT等諸多互聯網巨頭之外的肥美土地之外,一塊新大陸的輪廓正在徐徐從海平面上浮現出來。
但是和崇尚創新、速度、體驗的消費互聯網比起來,企業級互聯網市場有著完全不同的游戲規則,這個市場不僅僅需要創新、速度和體驗,同時還看重穩定、安全以及對歷史資產的對接,以及復雜的線下關系,這也是為什么在過去10多年里,無論資本層面還是媒體報道,這個領域一直沒有Google量級的成功創業公司出現。
研究一下這個市場風頭最勁的AWS和阿里云,就可以看出這個市場的顯著特點——剛剛起步,卻又增長速度驚人。2010、2011、2012和2013財年,阿里巴巴集團來自云計算和互聯網基礎設施業務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44億元、4.25億元、5.15億元和6.5億元;根據太平洋皇冠證券分析師Bracelin最近的預測,AWS在2014年的收入將增加58%,達到50億美元,而在2013年其收入為31億美元,2012年的收入僅為19億美元。
在獨立軟件市場也是一樣,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軟件市場總收入為4073億美元,較2012年的3885億美元增長4.8%,但企業級互聯網市場的領頭企業Salesforce在2013年取得了33.3%的增長,收入超過38億美元首次躋身全球前10大軟件廠商之列。
這些數字和感覺令人似曾相識。不錯,在電商爆發之前,這樣的數據分析也曾頻繁出現在媒體之上。從消費級互聯網到企業級互聯網,電商其實就是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從電商發展的經驗就能看出,隨著資產越來越重,與傳統商業的連接越來越緊密,對創業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不同。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能夠憑借創新的精神和單點爆破的能力,依靠推出一款與眾不同的產品獲得足夠關注就可以取得成功的話,那么復雜水深的企業級市場,同時還需兼備行業經驗、社會關系、人情練達以及堅忍的性格。所以,當越來越多90后涌入創業競技場的時候,企業級市場才是老兵創業的樂園。
原標題:當90后不斷涌入消費互聯網創業,企業級互聯網只屬于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