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三種境界,下曰:創造家業;中道:創造事業;上說:創造就業。
王海波有著十余年的職場生涯,曾在多家企業修煉磨礪過。如今的他感謝那些過往的所有經歷,是它們讓自己的心逐漸平和下來,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他認為,自己走上創業這條道路,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就像從小學升初中那樣自然。
此時的他明白,一個企業如果想基業長青,成為“百年老店”,其核心價值觀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同仁堂,它精選藥材,能真正減輕病人的病痛。
這個核心價值觀便是:歷經滄桑后的還能夠健康的活著,給客戶提供價值的決心不變,追逐產品內涵和文化的決心也不變。王海波堅持認為,企業如人,一個企業就像人一樣,在修煉過程中會逐漸發現,內在部分比外在部分重要,軟性部分比硬性部分重要。由此延伸開來,一個企業能夠贏得客戶尊重的價值遠遠比財富重要。
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做到這些,那么它便有了一個強大的磁場,能夠自然吸引和它價值觀相同的企業,做到惺惺相惜,“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便是價值觀趨同理念。
從這點上來說,擁有強大“九思”理念的九思OA辦公系統,在修煉過程中,很注重這種“價值”。2012年感恩節的時候,九思軟件成立了“義基金”。
這種社會責任也是王海波創業的初衷。創業有三種境界,下曰:創造家業;中道:創造事業;上說:創造就業。也許出于謙卑,王海波說自己其實還是處于“創造事業”階段。其實,在王海波的創業夢想中,早就把“創造就業”變成自己最高的理想了。他具體解釋了了這三種境界:
創造家業:每個創業者在起步階段所要滿足的基本素求。
創造事業:這是一種抱負的實現。
創造就業:企業的本質是屬于社會的,讓更多的人能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了企業最根本的目的。
王海波說,由于自己先前有了十幾年的行業經驗,所以,和那些二十多歲年輕人的創業心態不一樣。這時候自己創業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求。對他來說,自我實現的需求更重要。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需求的最高層次。有一番自己的事業,可以帶著更多的人去解決家業問題,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幫助更多的客戶在其各自的領域中取得成功,打造一個受人尊敬的團隊,也是一種自我滿足感,是在“創造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