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飛信開放注冊壁壘,其競爭對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用戶,也可以通過注冊飛信使用其服務。負責. . .
中國移動飛信開放注冊壁壘,其競爭對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用戶,也可以通過注冊飛信使用其服務。負責飛信業務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近日表示,在其推出新版本后的一月間,聯通電信用戶注冊量已經超百萬。
IT商業新聞網了解到,飛信業務是中國移動于2007年推出的即時通訊工具產品,因與其短信業務打通廣受關注,其公司高層曾表示要做“IM領域的老大”,據艾瑞咨詢數據,時至今日,飛信用戶量雖已躋身即時通訊前三,但與排名第一的騰訊QQ相比,覆蓋用戶不足后者五分之一,月均使用時間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
據統計,僅2009年-2011年最近3年,中國移動支付給飛信業務研發和運維外包公司神州泰岳的費用高達15.4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2012年簽約中的6億封頂的費用,并且2007年和2008年以8億計算(神州泰岳2009年上市,其在此前兩年的飛信業務收入未能查到),神州泰岳的飛信外包費高達30億。而這些還并不包括中國移動負責該業務的互聯網基地的相關費用和飛信推廣費用。
據悉,中國移動的飛信業務是想走QQ的路,通過短信免費化,來獲取用戶,作為社區等其他產品的入口。但是還未站穩腳跟,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及其帶動的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起來,這讓中國移動始料未及。
越來越多地人使用手機QQ等移動IM產品進行聊天。2011年以來,新型移動IM產品正將互聯網廠商同電信運營商在垂直領域推向更為殘酷的競爭。2011年1月,小米科技的“米聊”、騰訊的“微信”先后上線,后者的用戶數僅用了433天就突破1億。
而這些企業的宣傳焦點無一例外的都指向“不收費、省流量”。集圖片、文字、語音于一體的便捷應用給運營商的短信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據分析機構Ovum最新預測報告顯示,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利用智能手機使用基于IP的社交網絡通信服務,使電信運營商短信收入損失巨大:2010年達87億美元,而2011年損失已增至了139億美元。隨著通信應用程序的繼續普及,短信收入的降幅仍將急需擴大。
“一般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投入不到兩億元都可以做到上市的規模了。”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相比飛信業務的投入之巨,其市場表現很難稱得上樂觀。“電信是寡頭壟斷行業,而互聯網是一個市場競爭非常充分的行業,中國移動以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思維做互聯網產品,決策速度和市場需要跟進都太慢了。”
(來源:IT商業新聞網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