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前景可期 關鍵看后勁
中國郵政移的動支付前景可期,但成敗的關鍵還要看后勁是否給力!
先看看大趨勢
我曾多次刊文表示,以阿里支付寶、騰訊財付通等互聯網公司為主導的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在未來幾年的影響力,將會隨著銀行業金融互聯網化進程的不斷加深而持續下降!因為,第三方支付,實際上是在中國銀行業金融體系不完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補充性工具。縱纜全球金融市場,金融市場越發達,第三方支付的影響力越小。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支付等新技術在中國銀行業的廣泛應用,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將逐漸融入當前第三方支付所具有的所有功能,支付寶等工具的不可替代優勢大幅降低。未來,第三方支付可能不會全部消失,但最終會變得無關緊要。
上個月,中郵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時,我就刊文稱,阿里最大的著眼點不在物流,而在郵儲。中郵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互聯網金融。此文一出,被瘋狂點擊710余萬次,也收到許多讀者反饋。大家的共識就是,金融將是中郵與阿里合作的最大亮點。我在文中用了“抱大腿”一詞,也頗有爭議。但大部分人是沒有看懂我的意思,我的看法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好像是中郵抱阿里,但從未來的角度看,實際上又是阿里在抱中郵。不管怎樣,好戲才剛剛開始!
再看看時機
對于為時已晚的觀點,我舉雙手反對!我認為,中郵此時發力移動支付,不僅不晚,而且正是時候!
首先,經過互聯網巨頭的幾輪折騰,移動支付的市場接受度初步建立,也就是說中郵省去了做市場教育的麻煩。
其次,近年來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無論是從底層架構,還是上層應用,移動支付工具在技術和體驗兩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變化。經過多次改良后,當前基本進入了穩定期,中郵此時介入,能夠最大化后發優勢,使用最先進的技術部署系統,將產品體驗做到最高水平。這比改造、升級舊有系統方便得多,成本也更低。
再次,經過幾年發展,移動支付領域的弊病暴露無遺,如安全性、隱私保護等。國際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真實成功案例。中郵可以省去很多試水環節,直接進級到最高階段。正如中國由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用了千年演進,而日本卻只用了百年,原因不是日本人多聰明,而是中國教會了他怎么做!
最后,中國郵政的地面部隊覆蓋極廣,一聲令下,十幾萬網點齊動,百萬大軍全力出擊。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用戶可能性很大。要知道,中國郵政的觸角能直接延伸至中國大媽!中國大媽的威力,相信你懂的!
最后再看看中郵未來能做多大
中郵能做多大,不是我說了算,更不是幾篇文章能夠左右的。但可以通過一些數據和事實,分析出最大的可能性。我的感覺中郵移動支付的未來前景非常好,有角逐第一把金交椅的可能!
首先,中郵有銀行:郵儲。在整個金融鏈條的最頂端占據一席之地,這是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不可比的。
其次,中郵有中國覆蓋最廣的地面部隊。如果運營得當,這將為中郵構建其它對手不可超越的競爭優勢。未來,在移動支付的覆蓋面上,工行可能是最大的對手,但工行在落地覆蓋這方面始終干不過中郵!
最后,中國全面升級移動支付后,角逐第一把金交椅的兩大殺手锏就已初步形成。地面覆蓋相當于步兵,穩中求進。移動支付相當于空軍,跨躍行軍。二者聯動,威力巨大!最終的一種可能是,中郵全面趕超互聯網系和其它銀行,最后成為支付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角色。
中郵的未來:銀行+地面覆蓋+移動支付=通吃!?我的判斷是:還不一定!
現在中郵只是初步具備了基本條件,未來能否將優勢全面發揮,還要看他的具本重略和執行力。中郵是國企業,這個屬性是把雙刃劍,既可以為其爭取到很多政策上的支持,體制內的各種條條框框也會限制其發展速度。未來中郵能做到什么程度還要看他的后勁如何,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正確的方向!并強力執行!
那么,中郵的方向在哪里?我的總結是四個大:由大變強!大并不意味著強,但大擁有做強的先生條件。中郵現在的規模和體量已經夠了,市場也正向有利于他的方向發展,但中郵還需要苦練內功,攢足后勁,持續發力。(李海剛)
反方:跟風大于理智
后來居上,并不適合互聯網行業。但總有一些企業不信邪——尤其是國企,總是考慮自身在壟斷方面的優勢,想逆市而為。據已經確認的消息,中國郵政將投資1億元在重慶建立電子支付服務基地,發力手機及互聯網支付。在互聯網金融浪潮興起,移動及互聯網支付大有取代傳統支付的當下,中國郵政即使底蘊深厚,就一定能和其他已經進入的國企及互聯網巨頭一爭高下?大張旗鼓地造勢,真的能夠像它所預期的那樣占有一席之地?
開局:鑰匙之爭大不易 中國郵政已落后于人
互聯網有個奇特現象,那就是原本互聯網行業細分領域的先驅者,卻給其他企業打開思路,最后眼看著別人獲得成功,這些先驅者總是被嘲笑為“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想必中國郵政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才準備在移動支付的浪潮中火中取栗。但這明顯抱有投機的心態,卻讓中國郵政在初入戰場就遭遇重擊。
我們知道,要想進入移動及互聯網支付這個細分領域,就必須首先獲得支付牌照。在2011年5月26日,央行一口氣向國內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支付牌照。而后短短的三年時間中,就有多達250余家企業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雖然牌照所涉及的范圍包括移動及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POS收單、貨幣匯兌、固定電話支付等多種業務類型,但其實互聯網支付絕對是其中的主角。
作為邁入互聯網金融必須的“鑰匙”,目前中國郵政還沒有將牌照正式申請下來。當然,以中國郵政國企的身份,申請牌照并不是難事。但面對已經進入移動及互聯網支付一年、兩年乃至三年的對手,中國郵政真的有絕對的信心可以后來居上?中國郵政沒有起早,但已經趕了晚集,且集市上已經人頭攢動,想要成功冒出頭來,難度可想而知。
過程:群雄爭霸 中國郵政難突圍
此外,中國郵政既然決定要進軍移動及互聯網支付領域,必會以集團旗下的憑借其線下網點數及線上網銀進行“并推”。據了解,目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經擁有38000個網點,覆蓋全國超過98%的縣級區域。而其電子銀行客戶在今年6月25日也突破1億戶,達到1億零7萬戶,列中國銀行業第五位。
看似龐大的體系似乎證明著中國郵政有足夠動力在這次進軍中取得成功,但事實證明來自互聯網企業層出不窮靈活體制和產品技術已經遠遠地將傳統銀行拋在身后。即使比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更加強大的工行、建行等,依然不敵互聯網巨頭們的沖擊。
而實際上,在與同一屬性的其他銀行、能量巨大的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中國郵政優勢也并不明顯。畢竟移動互聯網支付領域已經趨于飽和,在沒有研發絕對具有優勢的技術、超前的服務、以及高標準的安全保障等大前提下,中國郵政很難突圍。此外據相關媒體報道,其使用的支付業務相關系統將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獨立開發,這意味著合作體系需要從零開始。面對已經進行O2O商戶深挖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很難想象守舊聯盟中的中國郵政,如何以開放姿態從他們手中搶奪商戶?
再次:切入時機糟糕 支付產業將升級
顯然僅就目前來看,中國郵政依然還做著憑借近4萬線下網點及過億電子銀行客戶,在移動及互聯網支付領域跑馬圈地的美夢。但事實上,不僅這些數字沒有意義,中國郵政的切入時機更是糟糕至極。在支付牌照發放的三年以來,移動及互聯網支付走過了醞釀、發展、成熟的階段,單單憑借規模取勝的模式早已經行不通。更重要的是,整個移動及互聯網支付產業正面對即將升級的關口。
而具體的升級措施是以支付為基礎,追蹤、分析用戶支付行為,引導、衍生出更多的應用場景,疊加更多具有高盈利價值的服務。并且在升級的過程中,規模已經并不是勝出的唯一標準,創意和用戶體驗才是最根本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升級的過程其實也是行業洗牌的過程。目前雖然有250多家企業有支付牌照,但在升級完成以后,能夠堅持下來的或許將不到100家,而且大半江山都會掌握在少數幾家互聯網巨頭手中。作為后來者的中國郵政,能抵抗住升級帶來的風暴嗎?能成為最后的少數贏家嗎?筆者對此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