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宣布成立微信事業群后,被任命為總裁的張小龍發送內部郵件,稱微信BG正式成立意味著微信已完成第一階. . .
騰訊宣布成立微信事業群后,被任命為總裁的張小龍發送內部郵件,稱微信BG正式成立意味著微信已完成第一階段的孵化,從產品升級為騰訊戰略級的業務體系,全面助力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如果說微信第一階段通過I/O系統搭建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內容生產者以及用戶與商戶之間全新的關系生態是騰訊社交帝國在移動端的自我革命,那么第二階段打造移動互聯時代生活和商業服務形態則是在挑戰阿里系電商生意的后續創新。
當騰訊和阿里之間戰火彌漫,支付就成了微信必須捏在自己手心的命門——不僅是閉環需要,也是形勢所逼。2013年8月5日,微信發布5.0版本,上線微信支付,2014年2月13日,支付寶就掐斷了微信接口,對微信場景下的支付執行“不新簽、不續約、不合作”三原則。當然這也促成了3月4日微信支付向通過企業認證的服務號全面開放,但阿里如此反應透露出了兩個信號,一是微信在移動端的動作的確戳到了它的痛處,二是阿里決定將微信電商扼殺在搖籃里。
這么說吧,雖然微信的自由連接模式理論上給淘寶直通車的流量買賣判了死刑,RedTech Advisors一月份的報告也顯示將近三分之一的阿里商家已經在微信上開店,但是不可否認搜索比價仍是中國電商生態的關鍵詞,而不是微信宣揚的品牌服務。就目前而言,阿里真正擔心的競爭并不在于存量,而在于以O2O為代表的移動電商這個增量市場。
近十年來電子商務在中國發展迅猛,這里邊卻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目前,在線零售占中國總零售市場的份額僅為7.9%。艾瑞咨詢預計,到2016年,中國在線零售市場的普及率將達到11.5%,規模達3.79萬億元,而這些銷售很有可能會通過移動端而不是PC端實現。要知道中國去年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就是說這里很可能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商市場。
盡管移動電商的具體形態大家都還在摸索,但這絕對是一次巨大的機會,不僅有可能將PC端的那套推倒重來,而且給了那些錯過電子商務浪潮或者說沒能很好對接的傳統零售業一次復牌的機會。當然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多是簡單地把電商業務從PC端平移到移動端,但新的勢力終將會在與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磨合的過程中成長起來。
鑒于PayPal的出現迎來了美國電子商務的大爆發,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創新也會助力移動電商浪潮的早日到來。這也就是為什么微信這個移動端的流量王和電商巨頭阿里的支付寶一直在默默較勁,從微信的二維碼到支付寶的“空付“,其實都是在摸索移動場景下合規安全便利的支付方式。當然這個市場還有很多潛在對手,比如傳出的蘋果與中國銀聯達成合作,將聯手推出移動支付服務。
可微信和支付寶仍是移動支付領域兩位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不同于Paypal和MoneyBookers等國外支付公司的獨立性,在中國支付機構排位與捆綁的電商業務交易量緊密相關。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背靠騰訊的財付通緊隨其后,占超過20%。這組數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在電商領域的表現:淘寶和天貓商城的巨量交易成就了支付寶,而財付通捆綁的拍拍與QQ網購與之相比顯然未成氣候。
作為微信支付的幕后支持,財付通對接上了移動電商的想象空間。實際上,微信已經在為移動支付積極搭建應用場景,培育用戶習慣。從春節搶紅包,滴滴打車砸錢推廣,最大程度增加微信支付曝光率,到支付變入口的高招——通過充實“我的銀行卡”模塊,滿足吃穿行玩樂等各種支付需求,再到最近的版本更新升級成“我的錢包”,引入獨立的余額賬戶概念“零錢”,進一步豐富支付功能,都是一步步地向支付寶逼近。至于被寄予厚望的O2O,微信則積極聯合傳統零售商,嘗試包括上品折扣微信體驗店在內的各種玩法。
支付寶在發力海外市場、跨境電商
支付之戰在于場景。如果說支付寶的服務窗得和微信服務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O2O市場,那么阿里系發力國際業務就是在暗暗超車了。馬云英語老師出身,阿里巴巴外貿發家,從基因和經驗方面來講對國際化的理解都會勝騰訊一籌。雖然阿里招股書這部分業績并不亮眼,但是走了一大圈回到那個點和一直呆在那個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阿里集團最近出手頻繁,無論是國內收購UC剩余股權和投資21世紀傳媒,還是國外投資新加坡郵政和聯手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都或隱或現地著墨海外市場,估計是路子和時機都看好了。
比如5月9日下午,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年會現場小微金服CEO彭蕾談到如何建設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除了平臺化無線化,輸出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還強調要“夯實國際化基礎,不斷磨合商業模式,去找到海外商戶、中國商戶,海外消費者、中國消費者以及海外各個區域之間的需求并且逐步去滿足”,就說明支付寶國際化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它不是要在海外市場擴張以取代PayPal,而是去滿足那些與中國相關的跨境貿易支付需求。
其實近年來隨著中國“海淘族”的興起,支付寶已經陸續與包括iHerb、Forever21、Wiggle、韓國樂天和日本樂天國際等在內的多家跨境電商網站達成合作。其中,支付寶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日淘”消費增長了超過300%。除了緊密跟隨中國消費者淘遍全球的足跡,支付寶也看到了境外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5月26日,阿里集團和支付寶宣布已和澳洲郵政達成協議,澳洲消費者6月中旬就能在澳洲郵政4477家門店買到支付寶購物卡為支付寶充值,以方便廣大留學生、海外華人和澳洲居民直接購買天貓淘寶商品。
與支付寶國際化呼應的是阿里集團正在構建針對這個中間地帶的三大梯隊,包括積累多年的B2B國際業務,還有剛剛起步的速賣通和天貓國際的B2C業務,一個將中國商品賣到俄國、東歐和南美等新興潛力市場,另一個邀請國外品牌商進駐直接向中國消費者進行網上銷售。至于像投資新加坡郵政完善海外物流解決方案,國際平臺對出口企業發放外貿服務補貼以及聘請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負責國際企業事務等相關新聞更是不絕于耳,阿里集團為國際化儼然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海外貨源的充實自然會促進以支付寶為基礎的阿里電商生態的繼續繁榮,畢竟線上生意是貨越齊人越多人越多貨越齊的邏輯,而不像實體零售店也許因為人氣過旺還會流失一部分客流。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微信有了服務號吸引獨立商戶,也要引入京東這樣的中心化電商平臺,不是相互競爭而是確保沒有遺漏。所以在阿里系把支付寶應用場景搭到了國外的時候,微信也應該跟進。雖然不見得要像對手般全面鋪開攻勢,但至少要告訴海外商戶除了支付寶背后的阿里集團,他們還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直接連接中國消費者。
總之,海外市場是坐擁流量想讓用戶開始在自己地盤上花錢的微信、與想用購物把現金流圈住的支付寶必須爭奪的一個籌碼。如果阿里系海外占位成功,中國電商生態會繼續圍繞阿里構建,也自然會影響微信跨出社交的領域。當人們打開微信的目的和買東西扯不上邊的時候,商家更不會花時間在微信小店的打造上,生態建設也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