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走過很多重慶制造企業,發現很多企業的ERP項目失敗。整體失敗率在85%以上,這個數字怎么. . .
2012年我走過很多重慶制造企業,發現很多企業的ERP項目失敗。整體失敗率在85%以上,這個數字怎么來的呢?我以被調查公司負責人對ERP項目的自我評定得出,為什么評價這么差呢?
具體分析如下:
一、 觀念上錯誤
1.摸到石頭過河;
1) 缺乏統一規劃;
走一步算一步,必定要交學費;最終,可能不無前行;
2) 目標不清楚;
應用信息化系統(如:ERP)一定是需要解決實際經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一定不是為了拿一個“數字化企業”的牌牌。
2.業務部門主導;
1) 技術部門牽頭
為什么技術部門牽頭?很多企業認為信息化是一個“技術性”工作,由總工負責比較合理。但技術部門很難去理解財務、人事等專業化工作,很難達成一致;
2) 財務部門牽頭
“庫存要準確、成本要算出來,這些都是財務部要求我們干的,我們就是為了財務部上ERP系統。”這是一個企業的車間主任告訴我的,他為什么這么說呢?!說明ERP只帶來麻煩,沒有帶來其他。ERP就算只管庫房,也能給生產部門帶來一些好處的,但沒有人告訴如何去運用。
3) 人事行政負責
很多企業做信息化是以網絡建設等開始的,最開始由行政辦公室類部門進行管理的,從而沿襲下來。
不管是哪個業務部門牽頭都有問題,因為每個業務部門都有自己的工作及專業,不可能放下自己的工作與專業去研究信息化怎么搞;一旦自己的工作忙起來,或者覺得信息化太麻煩了,首先選擇放棄的就是信息化工作。
二、 人力資源配置錯誤
很多中小企業信息部門的員工來自于技術部門、財務部、行政部等,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很少企業知道大學有一個專業叫“信息化管理”。
從“信息化管理”專業就可以知道,信息化管理專業除了需要懂IT技術外,要懂企業管理、還要懂財務等。
那么,信息化管理在企業中發揮什么作用呢?信息化要在企業發揮作用,首先要把企業管理用IT工具去應用;業務部門懂業務,應用廠家(ERP廠商)懂技術,信息化管理人員需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找到一條在自己企業更好融合的辦法。真正去解決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很多企業不太重示,信息化人才的建設。只是一味的去找ERP項目負責人的問題,找軟件提供商的問題,找自己企業管理的問題。
信息化人才一定是一個“多能工”,他必須要懂管理、懂技術、能溝通、能協調、會財務、懂生產等。一個信息化人才缺什么,缺的那塊的部門的信息化一定做得不太好。
三、勞資雙方的糾結
1. 網管來管ERP搞不定,無法也經營管理者溝通;但待遇要求越來越高;就算是日常維護,網管可能離我們的要求也比較遠。資方認為達不到加薪的要求,流動性過強。
2. 外招ERP專員也就是能維護ERP軟件的問題;也不能和經營管理者溝通。
3. 成立“信息部”工程浩大,養3-4個人一年就需要幾十萬,工作不飽合;職業成長規劃基本沒有,幾年下來沒什么成長,要不人走,要不磨洋工。技能不足,可能對一個方面不錯,其他方面不怎么樣!企業不可能為了解決信息化養一個軍隊。
4. 有5年以上信息化工作經驗的人才,特別是在中大企業(中小企業一般也沒有相關部門)里工作5年以上的人才,大部份也是從網管轉型來的,有一些成長起來了,要求也更高了;更多的還是偏技術,沒有成長起來,達不到企業的要求;2012年是信息化人才的“被革命年”。
很多CIO抱怨企業不重示信息化,更不重示信息化人才;但為什么很多企業CIO被革命了呢?具我調查,企業經營者其實對信息化的需求相當的強烈,現在的人員達不到要求。
起初,經營者相信CIO能夠達到預期效果,能夠容忍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有問題不怕,解決就是了。不斷不斷的問題解決不了,投資在不斷的增加,一個項目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