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九思OA在EMBA聯盟(E盟)同學當中一定不陌生,因為眾多的EMBA企業家同學已經選擇了九思. . .
九思OA在E盟同學當中一定不陌生,因為眾多的EMBA企業家同學已經選擇了九思的高端OA系統作為企業管理提升的利器。關于九思的創始人王海波,最讓筆者意外的,不是他帶領九思在2015年實現逆勢增長的卓爾不凡,也不是計劃在經濟形勢不堪的2016年,還要再實現100%遞增的雄心斗志,而是王總在學生時代很少當過班干部,卻在畢業后的職場履歷中,快速取得驕人的管理業績,畢業一年就已經入選海爾案例成為新人發展的榜樣,一年半即成為海爾IT北京公司總經理,畢業四年多即空降大型國有企業浪潮集團出任事業部高管,這一切都依賴于一如既往的令人驚艷的業績。
2016年辦公室喜慶中
這一切成績背后的人生修煉和能力成長,為創辦九思打下了堅實基礎。王總說,經歷了海爾三年的“洗禮”以后,任何工作都沒有再感覺到過辛苦,包括創業這些年。海爾的三年里,王總沒有節假日,用“拼命三郞”來形容他也絕對不為過。最有力的證明之一是當年王總負責海爾IT廈門辦事處時,連續兩年春節都沒有回家過年,親哥哥只好到廈門去看望自己的弟弟,結果王總把哥哥在酒店安頓好后就又開始忙工作,讓哥哥一個人在酒店里整整看了近三天電視。(筆者感覺這跟“大義滅親”有一拼了!)
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課堂上研討管理案例
當然,除了工作狂的生活方式外,其實王總在海爾的經歷,為后來企業經營打下的最重要基礎是確立了“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高端定位”,確立了“不走低價路線、不打價格戰、高品質好服務”的堅定理念。九思從一開始,即使是處于初創階段,在沒有規模實力、缺乏客戶案例、注冊資本金額偏低等不利形勢下,都堅守了高品質、好服務、不走低價路線的原則。這即保障了客戶成功率,又保障了產品技術的持續創新能力。
現如今,九思無論在企業資質、公司規模、客戶案例、技術創新、產品領先等方面都已經不再有減分項,而在企業信用等級、客戶成功率等又屢獲得大獎,甚至是國際軟件成熟度認證等關鍵資質,可以與已經有15年歷史的同行在同一時間獲得,也就是說九思只用了比同行少一半的時間就達到同樣的高度。于是九思理所當然地迎來了自己“爆發式”成長的黃金時期。當競爭對手們在2015紛紛進入收入下降、企業出售、創始人出走等各種窘境時, “九思2015年比2014年增長了46%”王總說,“2016年1月份和2月份同比增長100%。我希望這一年都是100%。”看來九思的增長速度迅猛,且后勁十足。
接受采訪中……
對王總的采訪經過若干次預約后,終于在2016年3月8日的下午成行。王總以山東人的真誠和熱情接待了筆者,雖是初次見面,卻讓人倍感親切。
以下為部分采訪實錄:
EMBA人:九思的高速逆勢增長背后,有哪些有力的支撐?
王海波:一,業內老牌廠商,雖然已經做了15年以上,但卻不能在商業模式和資本市場上取得突破,按照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他們必然進入低速增長甚至是下降通道,這就如同30歲后的成年人,只能長胖不再長個。而我們跑步進入市場才六、七年,有點像青春期的小伙子,此時正是“長個”的時候。
二,經過六七年的技術創新、客戶積累、產品打磨、資質追加、伙伴培育,加之商業模式創新、經營策略優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今天九思OA能夠厚積薄發是一種必然。因為對于多數企業,在六、七年左右進入快速增長期是必然的規律。
三、我們從一開始創業,就確定了定位策略“只做高端“。這與大部分企業創業早期的“蒼蠅腿也是肉”的低端劣質定位形成了明顯差異。這樣的高端定位,堅持到最后,必然會帶來”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震撼效果,因為高端客戶不但有榜樣的作用,還因持續合作所以帶來源源不斷的可持續收入。
四、我們的基本經營策略是“項目成功率”。記得2010年剛進入市場時,行業內的成功率低得可憐,僅有40%,而我們確定的高標準嚴要求是:必須100%成功。努力的結果是,不但獲得了中國管理軟件項目成功率第一品牌的大獎,并且很多同行的客戶爛尾失敗后,紛紛掉頭跟九思合作,其中世界500強企業焦煤集團就是典型案例,先是跟低端的某達合作失敗,后來跟做定制開發的某軟件上市公司又失敗,隨后九思OA僅用7天時間,輕松幫助焦煤從爛尾失敗的陰影中解脫出來。客戶的成功帶來了口碑,帶來了轉介紹,最終推動了九思OA在經濟寒冬中一枝獨秀。
初創企業,在做品牌時有幾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你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你,而且都說你好”;第二種境界是“讓一小部分人知道你,但是都說你好。”最可怕的境界是“全天下人都知道你,就一小部分人說你好。”最最可怕的是“全天下人都知道,都說你不好。”
九思選擇了第二種策略,不求全天下都是我的客戶,但是只要是我的客戶就必須成功,所以當這種成功的客戶帶來了轉介紹,帶來了持續合作,經濟危機來了,我們沒有受任何影響。
六七年來,我們篤信每個客戶都是九思的貴人的理念,所以全力以赴,確保每個客戶的成功,迄今為止,幾乎沒有同行換過我們的客戶,而我們幾乎換過所有同行的客戶。
EMBA人:《從0到1》作者彼德-蒂爾認為,思考要創建哪種公司時,需要問自己兩個不同的問題,其中之一是“在什么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什么?
王海波:
創業起步的時候,我們準備了足夠的資金去做研發,先做技術創新,再做產品研發,然后才推向市場,走的是技術和資金雙驅動路線,用現在流行的話是供給側驅動,這個模式跟華為的技工貿模式接近。而很多其他創業者,都是先找到客戶,再做研發,最后積累成產品的模式,這個模式類似于聯想的貿工技模式,前一種模式走的上坡路,起步難,但容易到達高度。
創業起步時,我們就堅信這樣的理念:一個好產品,一定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做支撐,要有創新的技術,還要不斷的傾聽客戶的反饋。
大部分的軟件企業只懂得傾聽客戶的反饋,缺少了在管理理念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架構,因此產品的協同性、兼容性等方面會出現很多問題。
管理理念方面,我們基于大量的企業管理研究,發現管理是一個柱狀體,它的橫截面是組織管理、縱界面是業務管理。OA辦公系統是解決組織管理問題的。
什么是組織管理?組織管理的理念早先就出現在企業家“教父”柳傳志的管理秘籍:“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其中的“帶隊伍”就是組織管理。
技術創新方面,我們也下足了功夫。2009年我們在研發新產品的時候,一步到位的選擇了正確的技術路線。很多同行在技術路線上走彎路,錯誤的選擇了PHP、ASP、Domino、NET等等非高端技術和非主流技術,錯誤的技術路線導致他們的產品直到2012年、2013年才重新推倒重來,重新向JAVA路線靠攏,這樣的戰略失誤導致了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很受影響。
產品創新方面,我們還在產品的易用性、維護性、開放性、擴展性、集成性、安全性等很多方而做了重大創新。迄今為止,研發投入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
EMBA人:除此之外,九思從創立之初到今天的成功還取決于哪些關鍵要素?
王海波:
精準定位高端、確保客戶成功率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創新領先戰略,在技術和實施交付模式上做了大量的創新,這是九思能踏上今天高度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早在2009年年底,我們的技術團隊就取得了OA軟件核心技術上的重要突破。在全國OA廠商中第一家推出純B/S圖形化流程設計器,這足足領先了主流同行3年的時間,2012年部分同行才開始效仿我們,但此時我們又取得了新的創新。
早在2010年,我們在交付的理念和方法上也取得了很重要的突破,并率先在幾千人規模的天融信公司做了成功實踐,僅用8天人工投入,就完成了系統的上線交付,2個月足足上線了200個內部管理流程。如果說十年以前開車是一個行業,是一種職業,五年前它是一個崗位,今天它是一種技能。其實只要涉及到全員使用的性能,將來都應該變成一種技能。因此,在我們的同行還停留在“職業或者崗位”階段時,還停留在給保姆式交付的階段時,我們已經創造了“授人以漁”的交付模式,系統的設計、研發、維護已經不需要IT人員參與。因此我們是把這一軟件變為每個業務部門的工具。
另外,我們在開放性上下足了功夫。開發系統部分代碼和自建表表結構,給客戶帶來的好處是,今天客戶是甲方,明天客戶還是甲方。而如果不開放的話,今天客戶是甲方,明天做修改、做個性化,就變成乙方了。到時候你的供應商愿不愿意伺候你,那就不好說了。
還有,為了跟SAP、 Oracle、浪潮、遠光、聯通、移動、電信、中軟、金蝶、用友等各種合作伙伴,實現產品的一體化集成,我們在SOA規范和webservice接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產品的集成性在業內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并且改變了行業規則,無須OA公司參與,客戶自己也可以輕松完成各種系統的對接,這在后來的金盤電氣、中國人壽、光大銀行、揚力集團等很多客戶中得到了成功實踐。
還有,我們在系統的擴展性上也做了很大創新,早在2009年年底,我們就推出了無碼開發模式,領先業內三年推出業務生成器,無須開發人員參與,可以在協同OA平臺上,輕松完成業務系統的開發。
當然,所有創新,都需要產品平臺底層架構上的創新為依托,創新是推動九思在市場取得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也率先響應國家在儒家文化方面的倡導,推崇“君子有九思”的文化理念,這樣的文化理念指引下,給公司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是:迄今為止,與任何一個客戶、伙伴、同行,甚至是員工,公司未曾有任何法律上的糾紛!公司在內部倡導平等的、和而不同的同事關系;面對客戶,我們倡導:每個客戶都是九思的貴人,始終保持感恩之心;面對競爭,我們倡導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最后呢,我們在股權結構上,從一開始,就保持著現代企業的合伙人機制,這與很多同行都是家族企業、同學企業完全不同。這在公司內部的文化氛圍上的直接表現就是:大家都以結果為導向,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擁有公平的晉升機會,與人際關系無關。
EMBA人:您能例舉幾個成功的案例嗎?
王海波:2010年,我們做了第一個世界五百強的客戶焦煤集團,含家屬有30萬員工的企業,公司資產和營收都突破了3000億。這樣一個企業從集團總部開始實施部署OA系統,連續兩次失敗,之后在第三次選型時慕名找到了九思。
集團總部大約接近一千人的規模,因為是職能總部,不涉及得到業務,所以40歲以上的干部占了員工人數的大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去做實施部署,從2010年11月23號入廠開始做,11月31號就宣布上線,不需要培訓,只用了七天的時間,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系統的易用性已經登峰造極。
并且,一個月之內我們把一期的驗收都完成了。隨后,我們陸續做了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做了大量集成、分子公司的負載均衡應用,截至今天,焦煤集團成功應用九思OA已經接近6年時間。
2010年,在和58同城合作的時候,他們派了一個人到我們這兒學習,那個人就是前臺,26歲,學法律。一位剛入職的前臺,學了兩天,回去之后整個OA系統的實施部署就是她一個人完成了,在兩個星期內,全單位上線了70多個流程、構建了多個門戶、幾十個知識板塊。
隨后,這位前臺在試用期剛結束就被提拔成了行政主管,因為大家都覺得這位前臺太能干了,竟然可以做OA系統,除了實施部署,自己還定制設計出了那么多的流程供全體員工使用,大家覺得很神奇。其實這與她無關,是我們的產品維護性好,不需要IT人員參與,普通員工學一學,就可以達到系統管理員級別的水平。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系統的易維護性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2010年,在與天融信進行了第一次合作的時候,他們就提出了與Oracle等很多系統集成的需求,我們只需要了8天時間,完成系統上線和各種集成對接;隨后,我們在與亞洲200強企業金盤電氣集團合作的時候,我們從入場到驗收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OA系統的部署,并且完成了跟SAP在內的十幾套系統集成對接;再后來,跟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合作,我們只需要了10天的時間,從入場到完成內部各種系統的集成對接和OA系統上線。
類似的案例枚不勝舉,如只用了30天的時間完成中國人壽資產39套系統的集成對接和OA上線;不需要我們參與,完成了跟揚力集團SAP、SRM等各種系統的集成對接;只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完成環保部核輻射的各種檔案、認證系統等集成對接。
這些也成分證明了九思OA在跨系統之間的集成方面技術獨到,可以快速的打破信息孤島、應用孤島和數據孤島。
EMBA人:在您的創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貴人相助?
王海波:哲學里講“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不能脫離關系而存在的,而這些關系中的一部分,往往對個人的成長,團隊的創業,會起到關鍵作用,這就是貴人。
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首先我感恩我的聯合創始人、我的早期投資人們、早期支持我們創業的同學和好友們,他們與我一起面對各種難題、一起組織各種資源、一起日夜加班的打拼;還要感恩很多新老同事,他們在用青春為九思這個品牌添磚加瓦、激情燃燒;當然需要感恩還有九思人的家屬們,他們給我們的打拼提供了強大的后臺支撐,他們都是九思的貴人。
當然提到貴人,九思人覺得“每個客戶都是九思的貴人”。
客戶對我們的幫助特別大。我記得2010年我們做第一個幾千人規模的客戶——天融信的時候,也非常值得回味。天融信的樓上,跟它在一個樓里面的是我們同行的一家公司,規模也做的挺大。我們在天融信對面的樓上,那時候我們剛起步,只有大概四五十平米的辦公室,連窗戶都沒有,顯然也沒有會議室,只有開發人員的工位。而選型都要經過考察公司、現場展示產品的環節。
客戶到我們公司來考察的時候,推開門看一眼,我們只有四五十平米的小黑屋,因此只能退到走廊上去談話。而我的同行,因為比我們早做十年,有特別好的辦公室,但客戶經過公司考察、技術考察、客戶案例、售前演講、投標講標一系列環節之后,最終選擇了九思。個人覺得,這樣的客戶是我們早期的貴人,因為他們很專業,具有火眼真睛,看得懂產品、技術、模式和團隊能力。
后來,產品在天融信用得很好,從2010年到現在用了六年多了,一套系統用滿六年,從財務折舊的角度看,已經用滿一個周期,應該是一個絕對成功的客戶了。
當然另外一種客戶也是貴人,他們對我們的產品和交付要求特別嚴苛,在項目實施交付的時候提各式各樣要求。雖然這會給我們的團隊造成壓力,但是這些壓力會轉化成我們提升的動力,鞭策我們在產品優化、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各方面持續進步。
發展到今天,貴人們已經數不勝數了,客戶越來越多,如中石油、中國人民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中國人壽、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環保部、教育部、中國電子、兵裝集團、中國地質礦業總公司、中國福馬集團、首都機場、北京大學、蘭州大學、鄭州大學、百合網、58同城、完美世界、神州高鐵、很多省的國資委、山東高速、人民衛生出版社、揚力集團、盒子支付、中科創達,大量的集團或者上市企業選擇了九思OA,九思也助力了很多企業成功上市。當然也有很多政府機關,如公安系統、司法系統、地方政府等,很多軍隊,如空軍、二炮、武警等等選擇了九思做辦公自動化建設的首選。
發展到今天,戰略合作伙伴也越來越多,他們也是九思的貴人,如SAP、Oracle、浪潮集團、神州數碼、中軟國際、遠光軟件、聯通、移動、電信等等。
EMBA人:您在海爾工作的三年對于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已經很成功,都有哪些值得回憶?
王海波:在海爾的工作很辛苦,因白天要處理好自己的工作,晚上作為同期進入海爾的新人的班長(一個班大約70人),還要做各種各樣的思想工作、行政工作。但是這段經歷特別值。從海爾離開之后,我就不再覺得工作很辛苦了。
當年的海爾工作節奏非常快,強度、壓力特別大,沒有周六、周日,我記得合作伙伴常常不跟我打招呼, 晚上11點直接到辦公室來找我討論工作,而不是到我宿舍或者賓館找我,因為他們知道我一定是在辦公室。
另外當年的海爾,要求比較嚴格。對普通員工來講周六是默認上班時間,對經理干部來講,周日也是默認上班時間。我記得有一次周日我十點鐘到公司,通報貼出來了,說“計算機福建辦事處經理王海波十點鐘還沒到公司,罰款50,下午XX點鐘到財務處交錢。”雖然制度里沒有規定周日上班,這也不符合勞動法規定,但是海爾講文化,文化是超越制度的。
現在,我一直奉勸所有的年輕人,前三年不要換工作,因為三年才會對一個組織有相對深刻的認識,如果一年半載就換工作,你對組織和業務的認識,就如同盲人摸象,一知半解,不得要領。
另外,個人覺得,人一輩子吃多少苦的總量是天注定的。年輕的時候,吃得苦中苦非常重要,你前幾年再怎么累,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加班,但繼續往后走你會覺得越來越輕松。這就如同綁著沙袋走了3000米,去掉沙袋之后,你會覺得健步如飛,工作也是這個道理。
因為在職場中,我就是個打拼的人,人稱工作狂,所以后來走向創業的道路后,就不會覺得累。很多人說,創業特別辛苦,我是真心沒覺得創業很辛苦,雖然創業會面臨很多很多問題,你沒有退路,必須要去解決。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你是一個上進的人,你在打工的時候也不會有退路,你也會全力以赴去解決它。所以你也會加班加點,也會去鉆研和學習,其實,辛苦并不是來源于創業,而是來源于你的性格,你想養成什么樣的職業性格,跟這有關系。
EMBA人:您的夢想是什么?
王海波:
很多的企業犯了通病,一開始就希望做大,但到最后你會發現中國多少軟件公司人均產值只有15萬?甚至還更低!你可以想象其員工的人均收入狀況,你把錢全給員工,人均也就15萬,是吧?所以我們不太想走那條路,更愿意選擇走做強的道路。美國有一家企業,是一個上市公司,好像11個人一年利潤一個億,中國也有這樣的公司,倒不一定是上市公司,十幾個人,人均一年利潤上億,我記得王石還帶著高層團隊去拜訪,去取經,去學習。
我希望九思可以成為一個與金融業利潤水平相當的軟件企業,人均利潤可以突破100萬,如果達到這樣的奮斗目標,我可以很自信的給員工開出業內薪資水平的4倍,人在北京工作,領的是硅谷的薪資標準,這樣的企業和團隊才是高質量和良性發展的。
EMBA人:您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這是來源于您自己哪方面的經歷,或是您父母給您的教育呢?
王海波:
創新意識、工作狂,是我的兩個標簽。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最大的影響是身教不是言教。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印象中,同為農民的父母跟其他家長有很重要的差別,第一個差別是我們晚上六點鐘的時候,看到別的父母都已經開始扛著鋤頭回家做飯去了,我父母一定要堅持到八點、九點再回去。每天早晨醒來,他們先去干活,然后七點,八點再回來做飯。他們的選擇是,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每天堅持比別的家庭多干幾個小時活,所以小時候我們跟著父母吃了很多苦頭,餓了很多肚皮。但這成就了自己勤奮的性格。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印象中,同為農民的父母比其他父母更節儉。當然,這后來也演變成了我的性格特征之一,再后來我發現了節儉不只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經營成本,更大的好處是,儉以養德!節儉可以塑造企業品德。
在我讀大學的青年時期,印象中的母親是無比堅強的,因為那個階段中家庭中迎來了最困難時期。我在海洋大學讀大學,哥哥在南京大學還沒有畢業,父親得了重病癱瘓在床上失去勞動能力,80歲的爺爺摔斷了腿也癱瘓在床上,四個男人一個女人的家庭,你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重擔。但即便如此,母親也義無反顧的扛起這樣的重擔,不放棄,直到我們大學畢業開始能夠分擔她的到壓力。就是這樣一個堅強的農村女人的性格,潛移默化的將抗壓能力、擔當精神傳承給了我。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中,父母也特別孝敬我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百善孝為先嘛!
想來想去,似乎父母從來沒有關心過我的學習成績、沒有關心我的教育問題,但是卻對我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大概就是身教勝于言傳的道理。
其實影響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是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德行和性格是父母遺傳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是不會受經濟周期、股票行情影響的財富。